一手近2年推逾百盤 標售佔6成銷監局關注 確保銷售公平具透明度
新盤以招標形式銷售愈見普及,本報統計,過去兩年推售逾百新盤中,有63個曾採用招標形式銷售,佔新盤市場6成,而招標容易出現擠牙膏情況,亦有助樓價拾級而上。
本報向一手住宅銷售監管局查詢招標形式有否改善空間事宜,局方回覆指,一向關注及監察一手住宅物業的銷售手法情況,以確保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的透明度及公平性,以及對消費者的保障。銷售監管局會繼續這方面工作,同時對任何可以提高銷售透明度的措施持開放態度。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曾表示,關注目前一手樓的銷售手法,他提到個別新盤只推出小量單位招標,故政府正關注能否改善相關銷售手法。事實上,《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自2013年實施以來近5年,各發展商已經十分熟悉賣樓的規則及細節,近年愈來愈多新盤選擇以招標形式去推售單位。
據本報統計,由2016年起至今,市場上推售過的新盤約有104個,當中有63個項目,部分或全部單位曾以招標形式推售,佔整體達6成,反映大部分的新盤曾以招標形式賣樓。若單計只以招標銷售、未曾公布過價單的新盤則有15個,佔整體約1成。
發展商近年 新招標模式賣樓
以往招標多是只剩餘貨不多的新盤或只推出特色單位招標,但近一年有個別全新項目,是全以招標形式銷售,例如山頂Mount Nicholson(67伙)、九肚山尚珩(61伙)、北角海璇(355伙)等等。
而且,發展商已經逐漸熟悉招標的條例,招標條款亦愈來愈複雜,近一年更產生一種新的招標模式,為在一份銷售安排中,將一個或多個單位,以多段時間招標,即以每日招標每日截標形式銷售。
最近有新盤只推出小量單位,但卻在一個月內每日招標、每日截標形式。這種做法固然方便了發展商,免卻提早截標所要提前3日更新銷售安排工序。不過,這種做法就變成與一般公開發售無異,只是發展商毋須公布價單,亦可增加彈性。
招標可僅推1伙 易推高樓價
另一方面,招標亦有降低市場透明度,並容易推高樓價。由於一手條例沒有限定每次招標的伙數,發展商可以僅推出一伙招標,容易推高樓價,倘若買家希望買到心頭好,就會出高於市價落標,樓價亦拾級而上。
例如山頂Mount Nicholson第2期12樓A、B室,於2016年11月以招標形式推售,成交價合共7.49億元,面積8,812平方呎,呎價8.5萬元;第3期12樓C、D室,於一年後招標,屬同類單位,樓層一樣,景觀亦相當接近,但成交價已飈升至11.65億元,面積同樣8,812平方呎,呎價13.2萬元,較一年前造價高出55%。
此外,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招標無疑減低市場的透明度,認為政府可限制發展商招標單位數量,例如只准特色單位招標,其他標準單位就不容許。(系列二之一)
15 Mar 2018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