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喜薈晒冷盡推350伙 喜漾部署接力吸客

喜薈晒冷盡推350伙 喜漾部署接力吸客

撰文:梁子謙、李偉航、余家盛
欄名:封面故事

房協樓實而不華受用家追捧,長沙灣私樓喜薈勁收6,699個登記,即日發售350伙,喜漾料下周接力推吸向隅客;同系資助房屋青衣綠悠雅苑亦已收樓入伙;有議員認為房協可持續提供多類型房屋,以滿足市民置業需要。

香港房屋協會(下稱房協)發展的住宅物業因單位實而不華,開則四正,加上定價合理,深受買家歡迎,無論私樓或資助房屋均錄大批人士申請認購。其中,最新私樓長沙灣喜薈以平二手價推出,全盤350伙傾巢而出,價單定價$543.1萬至$1,094萬,實用呎價$11,263至$16,763不等,房協提供90天即供提供最高10%折扣,折實$488.8萬至$984.6萬,折實呎價$10,137至$15,088,定價最低為3座6樓D室,1房戶,定價$543.1萬,最高優惠後樓價低於「5球」,折實價$488.8萬,而3座33樓B室3房單位,定價$1,094萬,最高折實價$984.6萬,屬項目銀碼最貴戶。

項目過去個多星期受準買家追捧,截止共收6,699個登記。以每票$15萬計,凍資約$10億;以全盤350伙計,超額認購約18倍,因項目採一名字一認購限制,料實客居多,平均19客爭1戶,若扣除350名買家後,即有約6,349名向隅客未能入市,料同系喜漾有機會下周緊接推出,以防向隅客流失。

喜漾樓書示位準備就緒 料緊接出擊

房協總經理(市場事務)黃錦勝透露,項目展銷廳錄得共3.4萬人次參觀,認為有關數字及認購數字理想,市場回應正面,同系長沙灣喜漾仍部署年內推出,若喜薈銷情理想,不排除加快項目銷售步伐。被問到喜漾能否趕及下周登場,他則稱會視乎情況而定,但透露喜漾樓書及示範單位已準備就緒,定價方面同樣視乎喜薈銷情及參考「喜」字系列造價。

值得留意的是,房協發展私樓的往往是大有原因,其中市區重建項目源於房協與市建局於2002年簽訂合作備忘錄,接手5個長沙灣及1個筲箕灣重建住宅項目,肩負所有財政開支,成為當年因長年虧損而資金不足的市建局之救星,如今發展成長沙灣「喜」字系列,由已入伙的喜雅至待售兼最後一炮的喜漾,總供應達1,257伙,另有筲箕灣「長幼共融」項目樂融軒涉274伙,包括214伙出售及60伙出租單位,各盤以平二手價推出,大受用家歡迎。

另房協過往亦有發展私樓經驗,即早年的市值發展項目,包括堅尼地城加惠臺、將軍澳怡心園及馬鞍山曉峯灣畔,合共3,146伙,3屋苑原先為夾屋項目,惟因2000年計劃腰斬,房協在補地價後改作私樓以市價出售。再追溯下去,早年更有市區改善計劃發展私樓,計劃由1974年開始,目的是為改善舊區生活質素,由政府提供貸款,以市價收購舊樓,重建後再以市價轉售,而房協亦需為受影響的舊樓住戶提供安置,例如上環荷李活華庭、土瓜灣欣榮花園、大坑龍濤苑、油麻地駿發花園等。

資助房屋綠悠雅苑 正陸續入伙

除了私樓外,房協資助房屋亦不容忽視,最新近的前置安心項目青衣綠悠雅苑亦剛剛在本月中開始收樓及陸續入伙,988伙早前已沽清,而房協回應本刊指截至本月21日暫未錄得取消交易個案,惟最終會否有個別買家取消交易仍是未知數,例如早月有個買家被父親指隱瞞購青衣綠悠雅苑單位,誤導簽訂文件而牽涉及官司。資料指,在一般情況下,當買家不願意完成交易,需按照合約規定放棄已付首期的一半。

未來供應方面,市場預期同系長沙灣喜漾共275伙最快8月開售;展望未來數年,房協則集中提供資助出售房屋項目,共3個,涉及約1,620伙,若參考青衣綠悠雅苑以市價七折推售,料同樣受市場人士歡迎(詳見另文——「短期近2,500伙供應 資助房屋佔六成五」)。

過去一直倡議增加房屋階梯的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認為,現時樓價與置業能力有明顯差距,未屬合理水平,即使中產人士購買私樓仍有困難,故長遠支持政府擴大置業階梯。「房協有人才,可以在置業階梯方面做多點工夫及扮演更多角色,支持持續發展多種項目包括資助出售或出租房屋、長者屋等。」謝偉銓建議,政府應增撥資源予房協發展更多項目,並重申可在地價方面提供優惠減免,不一定需要全免補地價,又強調房協賣樓多賺錢不是問題,只要將利潤轉放其他資助房屋即可。

---------------------------------

喜薈6,699個登記 成房協樓「票王」

長沙灣喜薈截止登記共收6,699個登記,比去年開售的同系同區喜盈及喜韻分別收到4,127份及2,778份認購登記還要多,成功躋身一手新例後收票量最高的首10名內,主要原因是項目為房協近年最大的私樓項目,伙數、會所等均屬最大,加上房協一炮過貼市價盡推350伙,增加買家入市興趣。

值得留意,今次喜薈比2002年轉私樓發售的同系馬鞍山前夾屋項目曉峯灣畔首輪5,927份認購登記還多出約13%,令項目成「房協私樓」票王。本刊翻查房協過往私人項目的首輪認購登記情況,當中近年開售的「喜」字系列均有近3,000個或以上登記,惟2013年開售的筲箕灣樂融軒只有272份登記表現稍遜。

數到認購數字最差則是2003年3月開售的將軍澳夾屋轉私樓項目怡心園,當年受非典型肺炎蔓延影響,賣樓氣氛極差,令當年首輪僅收178份登記,屬房協歷來最低紀錄。

 

25 July 2015

經濟日報置業家居

沒有留言: